介紹
大腳骨是指拇趾向外傾斜大于生理角度15度的一種畸形癥狀,其主要病因是位于大拇趾底部的關節脫位,引起大拇趾往外側彎,造成拇趾骨頭向外突出,除了會擠壓到其他腳趾,還容易因穿鞋而產生磨擦造成大姆趾關節內側或背側腫脹發炎,而突出骨的外側也容易形成厚皮及滑囊,造成腳趾長久變形,疼痛也就伴隨而來。其初期的臨床癥狀為非常好跖骨頭部隆起處疼痛和腫脹、局部皮膚刺激所發生的發炎,甚至是表皮潰瘍,嚴重的更會令大腳趾可能與第二腳趾重疊,使翹起的腳趾肌力變弱,漸漸的站立時無法維持平衡、彎曲及安定性而無法和諧地作各種動作,之后引起腳底的肌腱與筋膜僵硬、發炎及尖刺般的壓痛感,當整個腳底的疼痛感加劇,將使患者無法穿著鞋子,導致日常生活及步行走動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診斷
1、患者常合并有平足癥部分有家族史或長久站立工作或經常穿尖頭鞋史;
2、足拇趾外翻旋轉畸形局部疼痛行走困難;
3、第二趾錘狀趾第二三跖骨頭跖面形成胼胝非常好跖趾關節突出部形成足拇囊炎;
4、X線攝片術:非常好二跖骨夾角大于10度以上;各跖骨頭張開非常好跖骨頭跖面的子骨向外移位;非常好跖趾關節內側關節附近處可有骨贅形成嚴重者可產生骨性關節炎;足拇的跖趾關節輕度脫位。
術前準備
腳骨術前建議您安排好工作及休息時間,至少10—15天。退休人員也應安排好家務事。
術前腳上不能有感染及創面,有腳氣的應先把腳氣治好。老年人應把血壓,尿糖等控制在正常范圍,心臟應大致正常。老師及學生良好在寒暑假期間手術,可休息時間長些。
后遺癥
1、腫脹:有的患者大腳骨手術后足部會有不同程度的腫脹,這是由于足遠離身體中心部位,足部手術后腫脹的時間比其它部位的手術要長一些。
2、出血:受術者往往會注意到術后傷口有少量血從繃帶滲出。這在大腳骨手術后經常發生。如果血液持續滲出或將衣服浸濕,請及時回診。
3、疼痛:這是大腳骨手術后遺癥中比較常見的癥狀,術后傷口會有一點疼痛,尤其是在術后頭1天。少數人會感到疼痛較重,大部分的患者都可以忍受的。如果出現較嚴重的疼痛可咨詢醫師正確服用止痛藥。